通用的国际物流术语及其标准定义
通用的国际物流术语及其标准定义
货物:与经济活动中的实际流动有关的重大信息。Fedex买单报关经海关批准准予减税、免税的货物,应交海关签章的减免税证明,北京地区的外资企业需另交验海关核发的进口设备清单。深圳报关行报关涉及的对象可分为进出境的运输工具和货物、物品两大类。由于性质不同,其报关程序各异。UPS买单报关出口收汇核销单。一切出口货物报关时,应交验外汇管理部门加盖"监督收汇"章的出口收汇核销单,并将核销编号填在每张出口报关单的右上角处。
国际物流: 货物从供应点到接收点的实际流动。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有机集成。
国际物流活动:国际物流各种职能的实施和管理过程。
国际物流作业:实现中国国际物流管理功能时所进行的具体操作活动。
国际物流模量:国际物流设施和设备的规模基准。
国际物流技术:国际物流活动中使用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及设施、设备、装置和过程的总称。
国际物流成本: 国际物流活动中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性表现。
国际物流管理:为了以最低的国际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满意的服务水平而对国际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国际物流服务中心:从事国际企业物流管理活动的场所或组织,应基本符合下列要求:
A)主要用于社会服务;
b)国际物流职能健全;
c)完善的信息网络;
d)辐射范围大;
e)少品种、大批量;
F)强大的存储和吞吐能力;
g)国际物流业务的统一运营和管理。
国际物流企业网络:国际物流发展过程中可以相互联系的组织与设备的集合。
国际物流信息:反映国际物流各种活动的知识、数据、图像、数据和文件的总称。
国际物流企业:从事国际物流活动的经济组织。
国际物流单据: 国际物流过程中使用的所有单据、单据和凭证。
国际物流联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组织为实现特定的国际物流目标而结成的长期联盟与合作。
供应国际物流:为生产技术企业发展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其他相关物品时,物品在提供者与需求者之间的实体经济流动。
生产国际物流:在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现有产品、半成品、成品等,在企业内流动。
销售国际物流:生产企业或流通企业销售货物时,货物在供需双方之间的实际流动。
回收国际物流: 不合格品的物流,用于修理,回收,循环使用的包装容器,从买方回到供应商。
国际废弃物物流:根据实际需要,对经济活动中已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和储存,并配送到专门处理场所而形成的物品物理流动。
绿色发展国际物流:在国际物流管理过程中,抑制国际物流对环境问题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国际物流市场环境的净化,使国际物流信息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
企业国际物流:企业内部货物的实物流动。
- 上一篇:进一步规划空运公司的发展扩展
- 下一篇:日本进出口货物通关须知